大家在撰写教案时,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入,教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全球意识,以下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习三拍子的不同节奏型,培养节奏感。
2、使幼儿能用节奏乐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三角铁、小铃、木鱼、沙球、2、节奏卡: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停乐曲《春天》,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2、让幼儿听音乐拍节奏,请个别幼儿先拍出几种不同的四三拍节奏型。
3、出示三张节奏卡,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1)三角铁节奏
(2)木鱼节奏
(3)小铃节奏
4、分声部让幼儿徒手练习,分组练习四种乐器的节奏型。
5、每组请一位幼儿领奏,全班幼儿持乐器在教师的指挥下合奏数遍。
6、师指出不足之处,继续练习。
7、放录音,幼儿伴随音乐合奏。
8、小结幼儿上课情况。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准备: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1、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呀!谁来了啊?(小燕子)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小燕子从哪来的?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2、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1)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3、第三遍欣赏: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1)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2)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它一会飞向高处,看到柳树姐姐在梳辫子;
一会儿飞过水面,层层浪花跳着春天的舞;它飞上桃树,桃花妹妹哈哈笑;
它飞在春雨里,雨丝沙沙沙,唱着春天的歌谣……
和小燕子一起飞翔,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4、第四遍欣赏:小燕子的礼物
(1)小燕子飞回来了,它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燕子,它送了些什么礼物?
(2)出示图片,丰富歌词。
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
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
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
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做风铃。
三、活动结束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河之歌》,用不同的音色表现小河快乐与难过的心情,并会随音乐表演。
2、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清澈的和被污染的苏州河的图片。
2、歌曲《小河之歌》(p、79)、粉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小河的变化
1、说一说:上海有一条河在城市里经过,它的名字叫什么。
2、观察各种苏州河的图片,分辨清澈的河水与肮脏的河水。说说它们的不同,怎样才能使苏州河水变清。
二、学唱歌曲《小河之歌》
1、欣赏歌曲《小河之歌》。在音乐的伴奏下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好像河水在轻轻地流动。
2、听辨歌词,分辨小河什么时候快乐、难过,快乐和难过时河里的鱼虾会怎样。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用嘹亮欢快和低沉忧郁的不同音色,分别表现小河的快乐与难过。
三、表演歌曲《小河之歌》
1、再次欣赏歌曲。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鱼游来了、小鱼生病了。
2、幼儿互相欣赏,请个别幼儿演示怎样扭动身体、摆动手臂表现小鱼的游动。
3、教师演示向左或向右自转,表现小鱼的游动。幼儿跟着学一学。
4、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继续模仿小鱼游泳。(4小节学小鱼向前游动,4小节自转。)
四、音乐游戏
在场地上划两条宽宽的平行线作小河,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幼儿扮演柳树,一部分幼儿扮演小鱼小虾。
规则:小鱼来到柳树前面,可在下一次音乐开始时扮。
活动反思:
?小河的歌》这首诗歌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条小河的心声。抒发了小河长年累月,无论白天黑夜、寒来暑往,默默忍受着寂寞、干渴,却不停地快乐流淌,为人们播种希望与幸福的胸臆。在教学中具有以下特点:
1、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汇报小河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学生可以用句子,也可以用一段话;谈感受时,可以说你为什么喜欢小河,也可以说你想向小河说什么话。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老师都给予肯定,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这种感受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如在学生识字、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要求:
(1)默读,想一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
(2)画一画,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词句;
(3)读一读;
(4)说一说,和小组同学交流。这样,让学生在自主读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弄懂了问题,理解了课文内容,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了语感。
3、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重视学法的指导。习惯好,终身受益。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标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老师不急于送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点拨,使学生在需要处、矛盾处、困惑处获得阅读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己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百科:狭窄又纤细的水道的泛称,有别于大江大河,如小河沟、小河浜、小河流。一般指不适宜动力机械船只航行的河沟水道。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迁移手指、手影游戏经验,把形物体创编歌词进行创造性演唱。
2、变化手与手指的组合,并用相应的歌词边唱边用手指表演。
3、体验在集体中勇于自我表达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玩过手指手影游戏。
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幸福拍手歌》。
2、玩手指游戏在教师的.口令提示下幼儿用双手组合成一物体,并与教师和同伴们交流、欣赏。
取一种姿势,教师示范创编歌词,如:两手五指并拢,手背相靠,手指上下飞舞。教师编歌词:两只小手做蝴蝶,蝴蝶蝴蝶真美丽,飞呀飞,飞呀飞,飞呀飞呀飞飞飞。
教师与幼儿边说歌词边玩手指游戏。
3、熟悉歌曲旋律,主动学唱。
幼儿边倾听旋律,边配歌词并默唱。幼儿跟随琴声,轻声学唱。
幼儿练习,逐步做到边唱边进行手指表演。
变化手与手指的组合,创编新歌词。
由幼儿提出创编对象,教师参与共同探索第二段歌词。并对提出创编内容者拍手祝贺。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例如:"拍 拍∣我用 小手∣拍拍 拍∣"后面三个"拍"字念的速度加快一点,使幼儿在边说边做的过程中,增加对识字活动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幼儿用"拎拎, 我用小手拎篮子","拍拍, 我用小手拍皮球"等。
4、音乐活动《小手歌》。
教师:我们用小手除里能做许多事情,还能变出蝴蝶呢!
幼儿边随音乐边唱《小手歌》边表演动作,启发幼儿仿编歌词中的动作。
教师:我们除了用小手变蝴蝶,还可以用小手变什么?
复习打击乐活动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英文单词:snail、tree,学习童谣。
2.欣赏音乐《小星星》,感知音乐的节奏。
3.学习辨别音的高低。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学习单词
1.这是谁?蜗牛在干什么?
2.学习单词:snail、tree
二、出示图谱、学习童谣
1.出示图谱,教师示范朗诵。
2.学习朗诵童谣。
3.边拍节奏边朗诵。
三、音乐欣赏、感知节奏
1.倾听音音乐。
2.跟随音乐,幼儿自由玩泡泡,可以拍可以吹。
3.引导幼儿在每一乐句结束处拍手。
4.请幼儿将拍手处换成乐器进行演奏。
四、听辨声音、辨别音高低
1.老师在钢琴上弹高音、低音,幼儿倾听辨别。
2.老师弹琴幼儿自由动作,当音乐停止,老师弹高音时就做高人走,弹低音时幼儿做矮人蹲下的.动作。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6
活动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幼儿个人的意志,给儿童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大班幼儿节奏感较强,而《萝卜谣》让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和自由创编节奏词,充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这首节奏儿歌简单、明快,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拍打,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自由选择节奏乐器,产生不同节奏的声音,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击乐器若干。
媒体课件。
活动重难点分析:学习自由创编节奏词。
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出节奏儿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爱吃萝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该吃中饭了,它来到菜地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开水龙头,跳跳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洗干净了,就把萝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锅里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不一会儿,萝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二、请幼儿一起说儿歌,并配上自编的动作。
1、这个故事有趣吗?哪些地方有趣?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
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
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
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2、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说“吃萝卜”,边说边做相应动作,教师指挥幼儿练习2遍。
三、用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
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边说儿歌,边按节奏齐奏。
分成四组,每组按“拔、切、洗、炒”打节奏一次,最后一句“吃萝卜”一起打节奏。
四、自编儿歌节奏词。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词?
2、自编节奏词如:
踩高跷|踩高跷|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铃|敲小铃|敲敲|敲0|等
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
快乐比拼活动:自编节奏词串联
3、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谁能得冠军。
请小朋友把自编的节奏词串联成句,如:
刷牙齿|刷牙齿|刷刷|刷0|
背书包|背书包|背背|背0|
乘汽车|乘汽车|乘乘|乘0|
看谁编的.多,就能夺得冠军。
五、活动延伸:
提供给幼儿一个新节奏, 请幼儿自己创编节奏词,下次再参加快乐大比拼。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词?
2、自编节奏词如:
踩高跷|踩高跷|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铃|敲小铃|敲敲|敲0|等
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
3、大比拼活动:自编节奏词串联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谁能得冠军。
请小朋友把自编的节奏词串联成句,如:
刷牙齿|刷牙齿|刷刷|刷0|
背书包|背书包|背背|背0|
乘汽车|乘汽车|乘乘|乘0|
看谁编的多,就能夺得冠军。
活动目标:
1、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尝试自编相应节奏动作及儿歌伴奏有趣、诙谐的特点,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
2、学习自编节奏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感受歌曲中小女孩孤单、无助、害怕但又坚定的心情。
2、能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情等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3、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能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情等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初谈感受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之后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些什么。
二、通过听觉、视觉的结合重复欣赏歌曲,充分体验歌曲。
(一)第一遍,初步说自己听了歌曲之后的感觉。分析歌曲基本情感。指导语:其实这段音乐是一首歌曲的旋律,咱们来听一遍这首歌曲,想一想,你的感觉和你会想到的和刚才是不是一样。歌曲的名字叫《虫儿飞》。
(二)第二遍,听歌词,感受歌词的'美。重点体验理解第二段(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指导语:歌里有哪些歌词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要流泪,地上的玫瑰为什么会枯萎。(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来表现)
(三)第三遍,教师清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
(四)第四遍,出示挂图,幼儿观察图画,将听音乐与看图画结合起来欣赏
指导语:其实这首歌是发生在一位小女孩身上的故事。小女孩怎么了?为什么会哭?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这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表现出来)
(五)第五遍,情感的提升,讲述背景故事,在有故事铺垫的基础上再次欣赏音乐,支持幼儿提升情感。
指导语:到底小女孩为什么一个人坐在这里流泪呢?听了故事,你就知道了。这一次你又有什么感觉?
四、支持幼儿找出歌曲中坚定的情感,欣赏感受第二部分。鼓励幼儿大胆用形体等表现出来。
指导语:其实小女孩也很坚强,很勇敢,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妈妈。歌里边也有唱到她的这种坚定的心情,想一想,歌曲里是从哪里开始表现小女孩子坚定的心情的。
五、一起完整地表现歌曲。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8
小鼓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二、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3、已看过幼儿用书:《小鼓手》。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