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范文网 >工作方案

美丽的树教案优质5篇

撰写教案的过程中,大家应考虑到课堂时间的灵活性,要想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中需要包含分层教学的策略和差异化的任务设计,​,下面是怎么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美丽的树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丽的树教案优质5篇

美丽的树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他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能从语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把她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坚强、刚毅、淡泊名利等,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特别是对她高远的追求,人生的意义的发现等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读。让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到她的内在美,从心灵深处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朗读课文,读出对她的敬意和赞美。

三、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难点: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师: 同学们,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通过阅读资料对居里夫人也有了许多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章中,到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份“跨越百年的美丽”。(齐读课题)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倾听字音是否读正确。

(二)品文析句,解读“美丽”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那些方面?动笔画一画相关的语句,并且做一做适当的批注。

2、汇报:

(1)感受外在美和巨大贡献。

外在美:“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鉴定又略带单薄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巨大贡献:“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震惊,惊人的发现)

(2)艰苦提炼镭元素,感受追求美

句子一:“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感受她追求真理、治学严谨的.精神,)

句子二:“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a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提炼镭的工具只是“一口大锅”,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b、工作条件的艰苦还可以从这句话看出来,“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这说明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常常有被烧伤的危险。

c、从这段话中的“可能”还知道,当时不仅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实验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他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从这里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

d指导朗读这段话。

句子三:“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a、 对比感知0.1克镭的渺小:同学们,你们知道0.1克镭大概是多少吗?它比我们的圆珠笔笔尖还要小。要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那么小小的0.1克镭,这是多么艰难呀!对比0.1与成吨的倍数关系,感知提炼镭的艰辛。教师作相关资料的介绍。

b、 计算感知时间的漫长:三年又九个月是多少个月?大约多少天?如果居里夫妇每天工作10小时,那么他们提炼出这0.1克镭大约用了多少个小时?

c、 体会“终于”的喜悦

d、 讨论说出在读三个数字时应该读出漫长而艰辛的感觉。教师指导朗读

句子四: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结合前文以及四段中“在发现类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的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类射线也在无声的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的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他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理解上一个难句。

句子五:教师引导读,学生体会读概括居里一生成就的句子。比背诵此句。

“因为勤奋加天资,玛丽·居里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变成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因为提炼了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用她的名字作为放射线强弱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因为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一项项成绩,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因为她一声献身科学,成绩显著,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3)淡泊名利,感受人格美

居里夫人的每一项荣誉都是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她却视名利如粪土,一心只想着科学研究,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这种在名誉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

从课文最后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中也可以知道她的淡泊名利,“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的敬意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遍。

(三)板书总结,深化课题,升华情感

这份美丽跨越百年,千年,成为永恒。

美丽的树教案篇2

一、活动: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二、活动背景: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中国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在20xx年的世界环境日中中国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世界的是:forests:natureatyourservice"——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反映了世界都在致力于改善世界环境,为后人留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生活地方。

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日益严峻,虽然这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但真正行动起来、参与环保事业的人却寥寥无几。昔日的碧水蓝天,生机盎然对当今世界显得弥足珍贵;而那些已经失去的,想要重现已非易事。我们在感到无限痛惜的同时,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三、活动目的:

向同学们倡导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养成绿色和谐的新生活方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扔垃圾,保护校园环境,给同学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活动对象:

全院学生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

5月31日至6月5日在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六。活动内容:

1、各系要利用宣传栏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张贴环保宣传图画;

2、用横幅书写环保固定标语,每字不少于0.5,标语长度不少于5m,各系固定标语不少于2条,形成浓烈的环境保护氛围。

3、开办一次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专题讲座及环保知识竞赛,让环保宣传进入全院。

六、活动流程:

1、5月31日开环卫生活部全体会议

2、6月1日下午4点40各系组织人员参加环保知识讲座(暂定)。

3、6月2日下午4点40请各系组织人员参加环保知识竞赛。

4、于6月5日之前,请各系出版以"环保知识"为的宣传栏。

七、活动意义: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呼吁全校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八、注意事项:

1、请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务必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请统一服从安排,活动过程中不准嬉戏打闹,切实维护环保自愿者形象。如果中间有人有事离开请告知负责人。

3、活动结束后请大家留下来,配合留影。作为我们以后的宣传资料。

美丽的树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在课文中把这一特点作为描述重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这是本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学情分析】

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篇与本课在结构、内容上极其相似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因而在学习本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自主地投入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

了解有关小兴安岭的内容,自觉地进行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景这一主体教学环节,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感。

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与学生尝试实践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探究过程】

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一则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则便于教师了解学情,灵活地处理教材,以学定教)。

二、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读,析文悟情

1、利用写春、夏美景的段落,渗透学法:

(本文2~4自然段结构相似,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渗透的典型篇章。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首先会对春、夏季节的景色感兴趣,因而教师就顺应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通过2、3两个段落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先谈到哪段内容,教师就先讲哪段。)

默读2~5自然段,想:在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你认为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划出有关的词句。

按照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重点指导(次序不定)。

夏天(当学生谈到夏天时)

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学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

学生自由读写野花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读出野花的美。

·树木

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树木长得这么密,怎么样能把它读出来,自己练习读。指名读,请小老师给他评一评。指名读。

观看展示夏天美景的录相。提问:看了录相,你想什么了?

(学生从文字中产生的认识往往是朦胧的、抽象的。此时让学生观看录相,会使他们对小兴安岭的美产生切身的体验,进一步深化认识。)

春天(当学生谈到春天时)

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这个学生谈谈为什么认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指导:

·写小鹿的句子

自己读写小鹿的`句子。你能读懂了吗?谁能加动作读一读?全体学生起立加动作读写小鹿的句子。

·比较句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把“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为什么?可以做动作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通过比较,学生也容易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春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春天的这一段,老师也很喜欢,我想读读行吗?教师看着屏幕配乐读该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画面,他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指名配乐读该段。学生齐读,能背过的站起来背。

2、总结学法,自主运用:

(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已经渗透了学习的方法,但是为了使它更条理化、系统化,教师有必要与学生进行回顾、总结。这样便于学生顺利地开展自学活动,也帮助他们积累了学习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①

看一看,4、5自然段描写了秋、冬季节的哪些景物;

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划出有关的词。

抓住划“——”的词反复读句子,体会景色的美。

读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

学生自学。

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要求:有不同意见的,一起讨论,看看哪种意见最好;在自学过程中读不懂的词句提出来,请小组内同学帮忙。

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这两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择机请喜欢野果、小动物的同学站起来读有关的句子,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

四、总结,深化认识

1、学完课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2、带着赞美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继续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学习插会各种亭子、房子、树等基础上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学习建构公园。

2、发展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相互协作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参观公园,观察公园的各种建筑和景观。

2、在区域活动复习巩固原来的基础插法。

3、课件:美丽的公园。

4、拱桥范例。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美丽的公园。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公园里有什么?是怎么样的?你最喜欢公园里的什么地方?如果用雪花片来插,你会插什么?不会插什么?公园里的拱桥是怎么插的?树可以怎么插?还有哪些东西我们也可以插?

2.教师示范拱桥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老师也插了一座拱桥,这座拱桥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拱桥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插时可以用什么形状拼合?

分解房子的各部份,让幼儿说一说这各部分的名称及做法。

3.讲解拱桥的插法:演示拱桥的拼插:

4.幼儿分组插塑,提醒幼儿要互相帮助,并且,能力强的幼儿当新插班幼儿的小老师,新插班生要认真学,不会插也不灰心。

5.组织幼儿参观,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6.请幼儿认真收拾玩具并归类放好.

活动反思

围绕着本阶段的结构游戏--美丽的公园,本次结构游戏活动我重点引导幼儿公园里的拱桥。拱桥时幼儿所熟悉的,经常在路上可以看到,所以幼儿在谈话引入的时候都基本掌握并能够描述出拱桥的.基本结构,通过让幼儿自由简述自己见过的拱桥之后,我再出示各种各样拱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并让幼儿了解更多样式拱桥。接着,我出示一个没有完成的范例来引导幼儿观察,看一看老师的拱桥完成了哪些部分,还缺少哪一些部分没有完成。这一个环节我提供了给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机会,让幼儿再一次地巩固了拱桥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紧接着我根据孩子发现的问题及时将范例拼插完整,拼插的过程就对幼儿进行示范讲解,幼儿很快地并且非常直观的看到了拱桥。

美丽的树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海洋动物的多样性,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海洋生物及其颜色。

3、大胆用色,为海洋动物设计“外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海洋生物图片、海底世界视频短片。将白色卡纸剪成不同形状的海洋动物(如章鱼、海星、海马、热带鱼、海龟等)、棉签、报纸团。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谁看过海底世界?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道有什么美丽的动物生活在海洋里吗?”

——教师小结:“你们真棒,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美丽的生物生活在海洋里吧。”(播放视频短片)

二、开拓视野。

——(逐一出示海底生物图片)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通过几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幼儿认识海底的生物。

——(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16页《海底世界》)师:“我们来看看,海底都有哪些动物啊?”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海底世界,说说自己看到的这些生物的颜色。

——教师小结:海底世界真是美丽,有漂亮的珊瑚、有各种颜色的鱼,还有各种颜色的海藻。为了让海底生物始终有这么美丽的家园,我们要保护海洋环境。

三、开心设计。

——教师将白色卡纸剪成不同形状的海洋动物如章鱼、海星、海马、热带鱼、海龟等,让幼儿用各种工具(用棉签画、用报纸团印等)为海洋动物画花纹、涂色。

——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主要是什么颜色的。

活动应变

第三个环节创作的工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为别的工具,如积木蘸颜料印等。

活动延伸

认识更多海洋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区角活动

1、语言区:投放制作成的图册,鼓励幼儿翻阅图册,并进行简单描述。

2、美工区:投放各种美工工具和白色的海底动物图片,鼓励幼儿进行设计。

环境创设

用幼儿制作的海洋动物制作成吊饰布置活动室。

家园同步

1、帮助幼儿收集海底生物图片,制作成图册或者画报。

2、请幼儿跟家长一起去海洋馆,引导幼儿观察海底生物的颜色、形态等。

随机

激发幼儿爱护海洋动物,从而形成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相关链接

跟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与美丽。

附录: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其实海水的颜色,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并非只是蓝色。原来,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入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一般来说,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洋里,这三种波长的光大部分能被海水吸收,并且还能提高海水的温度。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美丽的花孔雀教案7篇

美术美丽的花教案最新6篇

美丽的树林教案模板6篇

小班美丽的鱼教案6篇

美丽的花朵美术活动教案6篇

窗外的树作文5篇

窗外的树作文参考5篇

街道旁的树作文5篇

街道旁的树作文优秀5篇

窗外的树作文精选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420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